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产后妈咪谨防“假感冒”

Public xiaobao 写于 2015-04-03

  “假感冒”之一:甲型流感或季节性流感

  虽然都叫感冒,但流感和普通感冒从症状和传染性上却表现不同。一般来说,普通感冒症状轻,流感症状重;普通感冒传染性低,而流感传染性强,常常在一个家庭、一个办公室,甚至一个学校出现群体发病。普通感冒主要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鼻咽部症状,而流感鼻咽部症状轻,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等。通常,普通感冒一周痊愈,流感病程可能更长。

  “假感冒”之二:过敏性鼻炎

  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并伴有轻度发热,乏力头痛,但对抗病毒药或清热解毒的中药却有“抗性”。和感冒相比,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更严重,流清鼻涕、鼻痒程度重,时间长,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

  “假感冒”之三:“月子病”

  在产后出现关节酸痛、畏寒、怕风等类似感冒症状,有可能是产后受了风寒湿邪,伤及关节、筋脉、肌肉组织所致,民间也称为“月子病”。产妇在产后短期内尽量别吃冷饮、用冷水,尤其关节处更要注意保暖。

  “假感冒”之四:大叶性肺炎

  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会出现高烧、咳嗽、打寒战等类似感冒症状。大叶性肺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患者都会发热,并且在进行X线检查时,肺部可见明显的实质性变化。受寒、疲劳、醉酒、淋雨引起的感冒,都可能诱发大叶性肺炎,因此避免受寒及过度疲劳是很有效的预防措施。

  “假感冒”之五:急性肾炎

  发病前2~4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和扁桃体炎症,表现为咽痛、流涕、鼻塞及低热,容易被误诊为感冒。事实上,有一部分急性肾炎就是从感冒发展而来的。这在年轻人和小孩身上比较常见。患者通常会出现尿色深、泡沫多,有些患者还有面部水肿。此时,最好去医院查个尿常规。

  “假感冒”之六: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会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咽痛等“假感冒”症状,流涕轻微。乙脑的流行季节与蚊子的肆虐期完全吻合,一般从5月起,到当年10月底止。患者在发烧、头痛的同时,有恶心、呕吐、嗜睡现象,7~10天后热度才退,其他症状缓慢消退。最主要的预防手段是接种“乙脑疫苗”,其次是灭蚊。

  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大量的营养和抗体,除此之外,母乳还会根据宝宝的不同阶段,自行调整为适合宝宝的需要。是非母乳食物不可比拟的。

  下面是小编们总结的一些母乳喂奶的好处,一起看一下吧:

  ﹡预防宝宝肥胖症:

  由于宝宝处于发育阶段,身体需要补充营养,自然随之生长的同时饭量也与日俱增,用母乳喂养的宝宝患肥胖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喂食母乳的时间越长宝宝到学龄阶段后患肥胖症的可能性越小。

  ﹡预防宝宝肝类疾病:

  医学研究专家表明,人工喂养的宝宝,往往容易患一种虽不多见但能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宝宝代谢性肝病”。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宝宝体内缺乏一种叫甲种抗胰蛋白酶的蛋白质。这种蛋白酶只存在于母乳内,牛奶及代乳粉中都不含这种酶类蛋白质。同时,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病毒的抗体。因此,母乳喂养的宝宝能有效预防肝类疾病。

  ﹡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研究证实,母乳中的一种氨基酸——牛磺酸,与人类的大脑发育密切相关。因为这种氨基酸能使人脑神经细胞总数增加,促进神经细胞核酸的合成,并能够加速神经细胞间网络的形成及延长神经细胞存活的时间。有利于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智力发育。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是宝宝获取牛磺酸的唯一来源。而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则极易发生牛磺酸缺乏症,这将对宝宝大脑的发育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减少宝宝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经专家研究后认为,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大量宝宝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使宝宝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健康发育,有利于抵御变态反应源的干扰,所以不易患变态反应性疾病。为此,预防医学专家们指出:宝宝尤其是有变态反应家族史的宝宝,最好进行母乳喂养。

  ﹡宝宝长大后冠心病发病率低:

  医学专家发现冠心病其实始于宝宝时期,而母乳哺育的宝宝要比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哺育的宝宝成年后患冠心病的发病率低。这主要是与母乳中铜含量比牛奶或其他代乳品高有关。因为人体内铜元素含量少,血中的胆固醇就会升高,久之可导致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的发生。而用母乳哺养的宝宝则可获得足够的铜元素,这对保护他们娇嫩的心血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喂食母乳的亲密接触,不但可刺激婴儿脑部及心智发展,而且能增强母婴感情,使宝宝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哺喂母乳又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保持良好身材,所以哺喂母乳是对宝宝和母亲都有很大益处。

  母乳喂养最佳时间是要为宝宝坚持到1岁以上,主要喂养方式要以奶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对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问题,过早和过完的为宝宝添加辅食会接着影响宝宝的健康,可能为宝宝带来不良反应或疾病。

  宝宝在未满周岁时,喂养方式一般以奶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同时,为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在宝宝6个月以后即可逐渐实施。家长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的食物,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收。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家长可以避免让宝宝再吃到同种食物。

  给宝宝辅食添加太早易引起宝宝过敏、腹泻等问题。有调查显示,有些宝宝在4个月左右就开始添加辅食,开始吃一些米糊,稀饭等流质食物。然而,这时期添加辅食的宝宝腹泻发生率极高,还有一些宝宝出现了消化道感染。另外,辅食添加太早使母乳吸收量相对减少,而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这样替代的结果得不偿失。

  给宝宝添加辅食太晚的风险在于宝宝不能及时的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如母乳中铁的含量是很少的,如果超过6个月宝宝还不添加辅食,宝宝就很有可能会患缺铁性贫血。另外,半岁左右婴儿进入味觉敏感期,及早添加辅食让孩子接触多种质地或味道的食物,对日后避免偏食挑食有帮助。

  温馨提示:母乳喂养的同时,家长应注意对宝宝辅食的合理添加,也不能忽视添加的时间。同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将蛋黄当作宝宝的第一个辅食。由于蛋黄容易引起宝宝过敏,所以最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尽量避免蛋黄的添加,随着宝宝逐渐的成长,可以再添加蛋黄,为宝宝补充其营养元素,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